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中医药已成为中医药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为推动江苏省中医药数字化、现代化进程,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水平,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及学科交叉融合,江苏省研究型医院学会数学中医学分会成立大会6月7日在南京召开。中心常务副主任刘继军教授参加本次会议,并当选为分会副秘书长。在分会成立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顾晓松做了《人工智能与现代医学发展》的学术讲座,解读人工智能最新研究进展及宝贵的学术经验;北京中医药大学原党委书记、中医疫病研究院院长谷晓红教授做了《名医传承新范式构建及其研究实践》的学术讲座,介绍其运用现代科技传承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的学术成果。
对中国传统的中西医学进行现代科学框架下的系统化和数字化,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里程碑式的工作。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和数学模型对医学大数据的分析和挖掘,是南京应用数学中心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中心A,B两个课题在该领域一直在建模和数据分析上开展相关的研究工作。数字中医药分会当选主任委员虞鹤鸣教授表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离不开数字化赋能,分会将汇聚全省中医药、人工智能、大数据、生物医学工程领域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数字中医药的最新研究进展、技术应用和发展趋势,为全省乃至全国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南京应用数学中心在医学数据分析和挖掘上的工作已经得到了中医业界的关注。6月7日上午,北京中医药大学原党委书记谷晓红教授利用来宁参加此次会议的机会,专门带队来南京应用数学中心访问交流。中心常务副主任刘继军教授、副主任林文伟教授、主任助理李铁香教授和他们进行了细致的交流。通过双方的科研背景和科研团队介绍,初步凝练出跨学科师资队伍培训、中医膜理论的系统模型描述、医院大数据的人工智能分析、理工医交叉的重大项目申请等四个方向作为南京应用数学中心和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可能合作研究方向。南京应用数学中心将结合中心的交叉学科建设,积极推进双方的合作研究。
将文章分享给好友